盈和動力 | 二十年品牌 - 提供:互聯網信息化建設、大數據內容安全新媒體云監測等解決方案

【黨建專欄】百年初心如磐 · 學習黨的歷史46. 三大戰役:偉大的戰略決戰

 二維碼 13
發表時間:2023-03-17 16:24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歷時142天,共殲敵154萬余人,這場由毛澤東同志和中央軍委組織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隊展開的戰略決戰,使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毀,為中國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遼沈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遼寧西部和沈陽、長春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是解放戰爭戰略決戰的**個戰役。


解放戰爭進入第三年后,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當時,東北戰場是全國五大戰場中共產黨正規軍數量超過國民黨正規軍數量并掌握了戰爭主動權的**個戰場。因此,中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決定首先在東北同國民黨軍進行戰略決戰,制訂了《關于遼沈戰役的作戰方針》,規定了主力南下北寧線(今京沈鐵路),攻克錦州,把敵人關在東北就地殲滅的作戰方針。


1948年9月12日,第四野戰軍發起遼沈戰役。東北野戰軍在林彪、羅榮桓指揮下開始攻錦作戰。10月26日完成對廖耀湘兵團的分割包圍。經過兩日一夜激戰,全殲該敵十萬人,生俘廖耀湘。東北野戰軍乘勝追擊,于11月2日解放沈陽、營口。東北全境獲得解放。


遼沈戰役歷時52天殲敵47.2萬人。人民解放軍從此在數量上也對國民黨軍隊有了優勢,使中國革命形勢發展到一個新的轉折點。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由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粟裕、譚震林組成總前委,鄧小平為書記,統籌與指揮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華東野戰軍16個縱隊、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和地方武裝共60萬人,于11月6日發動淮海戰役。


在戰役中,人民解放軍經過66天緊張艱苦的戰斗,殲滅國民黨軍隊55.5萬人,其中包括國民黨軍隊“五大主力”中的第五軍和第十八軍。


在這場戰役中,中國共產黨還在人民群眾中進行了巨大的動員和組織工作,充分調動各方面的力量來支援這場空前規模的大決戰。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曾深情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睆V大人民群眾的支援,有力地保證了戰略決戰的勝利,充分顯示了人民戰爭的巨大威力


這一勝利,使長江以北的華東、中原地區基本上獲得解放,使國民黨反動統治的中心地帶南京、上海直接暴露在人民解放軍的鐵拳面前,為解放軍渡江作戰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在遼沈戰役結束、淮海戰役正在勝利發展之際,1948年12月上旬至1949年1月31日,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第二、第三兵團共一百萬人,聯合發動了平津戰役。


在平津戰役中,解放軍參戰總兵力100多萬人,中央決定由林彪、羅榮桓、聶榮臻三人組成黨的總前委,林彪為書記,統一指揮作戰和接管平、津、張、唐等地的一切事宜。平津戰役開始以后,我軍首先對傅作義兵團進行分割包圍,截斷其西退、南撤的通路,將這只驚弓之鳥變成了籠中之鳥。然后按照毛澤東確立的先取兩頭后打中間的攻擊次序,逐一殲滅被圍困在新保安、張家口、天津等地的敵人,解放了天津和塘沽。天津解放后,北平守敵25萬人陷于絕境。為了保護北平這座文化古城,中央軍委決定繼續同傅作義談判,爭取和平接管北平。通過談判,傅作義接受毛澤東提出的“八項和平條件”,率部接受和平改編。


平津戰役的勝利,連同遼沈戰役和淮海戰役的勝利,使國民黨軍的精銳師團喪失殆盡。從此,中國人民革命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局面已經基本確定。


在三大戰役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新式整軍的基礎上開展有效的政治思想工作,發揚軍事、政治、經濟三大民主,開展立功運動和形勢、政策教育。廣大指戰員充分認識自己所進行的戰爭的正義性,為迎接新中國的誕生而戰,表現出高度的革命熱忱和主動性。他們以驚人的毅力、智慧和自我犧牲精神,去完成一切作戰任務 ,創造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


來源:八桂先鋒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二十年來,我們專注于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的互聯網信息化建設服務,與用戶共創未來!


掃一掃,觀看視頻
會員登錄
登錄
其他帳號登錄:
留言
回到頂部